5 月 14 日,不少去汶川的网友,在汶川地标 " 大禹雕像 " 附近遇到暖心一幕:果农陈大爷拉着一车新鲜采摘的甜樱桃,请所有路过的人免费吃。樱桃在四川话里叫 " 恩桃儿 ",陈大爷为自家樱桃取名 " 感恩 ",希望所有帮助过汶川的人们都能吃到。
这个善意的小举动,让无数人心底涌起一股暖流,照片传到网上,引起数千万网友的讨论。无数网友点赞的同时,也表达了对帮助过自己的人们的感恩。更让人们高兴的是,汶川重建 10 年,当地的樱桃也迎来新生,通过线上平台首次大规模卖到全国。
5 月 14 日,汶川县大禹雕像广场前,陈光书拉着一车自家刚刚摘下的樱桃,取名 " 感恩 " 送给路人免费品尝,以此感谢十年来帮助家乡重建的人。此前,当地樱桃通过农村淘宝首次出川实现大规模线上售卖。
目击者钟先生介绍,当天中午前后,在进出汶川县城必经的大禹雕像广场前,停着一辆装满樱桃的农用三轮车,车上摆着一张纸板,上面写着 " 汶川十周年,感恩樱桃免费吃 ",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路人关注。
钟先生说,车斗里的樱桃用不同颜色的竹筐和纸袋子装着,樱桃上还留着枝叶,像是当天一早刚刚采摘的,很多路人免费试吃后,都主动留下果农的电话,表示要去他家的果园采摘;也有一些人好奇,正值樱桃上市,一斤都要几十块钱,为什么要把樱桃免费给别人吃," 这位果农说,经历过十年前地震的人才会懂,自己这样做是为了表达心里的感恩。"
一位路人象征性地装了一把樱桃,认真听着陈光书讲述地震后的生活变化。
据了解,这位果农叫陈光书,今年 52 岁,是汶川县克枯乡下庄村村民。陈光书回忆,地震时,山上滚落的大石头压塌了家里的房子,也毁了耕地," 当时全国各地的人都来援建,村里的学校是广东肇庆对口援建的,家里的新房是政府帮忙盖的,庄稼地里的大石头也是战士们一块块敲碎搬走的。"
陈光书说,地震后改种的樱桃今年首次结了果,又赶上农村淘宝帮当地果农把樱桃卖到全国,今年自家结的 800 斤果子,能收入好几万块钱," 十年了,生活变好了,心里要感恩的人太多咯。"
陈光书 " 感恩樱桃 " 赠路人的举动,当天成了网络上的热门话题。
据了解,因为 " 干热河谷 " 气候和日照条件,汶川樱桃的品质与市场上高端樱桃相比毫不逊色,也是 " 汶川三宝 " 之一。但此前因为物流基础相对薄弱,娇贵的樱桃很难走出大山,当地果农大多依靠 " 马路摊位 "、" 旅游消费 " 解决销路。
陈光书回忆,地震后在当地开始大面积种植的樱桃,前些年也会通过采摘、卖给商贩来外销,但因为小散种植没有标准,果农们没有议价权,"40 块钱也是它,30 块钱也是它,反正人家(商贩)说多少就是多少。"
今年农村淘宝推出 " 亩产一千美金 " 计划后,帮助汶川樱桃打造供应链标准,选择直径不小于 25 毫米、甜度不低于 18 度的熟果,并配套冷链设备和航空物流,48 小时内就可以从枝头到舌尖,让汶川樱桃有了稳定的外销渠道同时,也让果农有了稳定的收益。
5 月 11 日,汶川樱桃通过农村淘宝首次在线上渠道大规模销售,活动启动不到 1 小时,1 万斤樱桃就被全国消费者抢购一空,叫响 " 河谷红樱 " 品牌的同时,果农也实现增收。
昨日在现场的陈女士说,陈大爷的 " 感恩樱桃 " 打动了不少路过的人,也包括来参加纪念活动的汶川地震援建人员。" 一个路过的援建人员吃了两颗陈大爷的樱桃,说比任何地方的樱桃都甜,‘是经历过的甜、奋斗过的甜’。"
(来源:东方头条)